環境永續一直是全球相當關注的議題之一,隨着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漸趨明確,國內公民營部門都積極進行相關策略與措施。位於南投埔里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,在校長武東星的積極奔走協調下,引進太陽能發電設備,解決建築頂樓漏水與悶熱問題,並在不花任何費用的前提下,增加學校的被動收入,創造永續校園的附加價值。
2023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,暨南大學獲公立一般中型大學組第一名,校長武東星(左)代表暨大受獎。 暨大/提供
武東星曆經多次評估,邀集校內專業領域教師一同商議後,走訪太陽能光電業者,做出一舉三得的創意作法,邀請光電業者到暨大設置太陽能案場,並採用分潤概念,將每個月太陽能發電售出的電費所得,86.1%歸廠商所有,暨大分得13.9%,案場設備和建置成本廠商自行吸收,20年後這些光電設施所有權歸屬暨大所有。
善於溝通協調的武東星,除了發揮光電專家的思維,引進太陽能發電設備進駐暨大,落實永續校園的實踐外,也解決建築頂樓經常漏水與悶熱耗損空調電力的問題,對比都市裡各棟建物彼此遮蔭問題,暨南大學是在國內各大學中,極少數全面在建築物屋頂裝設太陽能光電板的校園,爲永續校園添上一筆佳音。
暨南國際大學引進太陽能發電設備,解決建築頂樓漏水與悶熱,創造永續校園的附加價值。 暨大/提供